知道褚士瑩這位作家是有一次在書局閒晃,拿起那本美食魂簽名版新書開始,書上的文字有趣生動,腦海裡有滿滿的畫面和感覺,翻了幾頁後立馬決定帶走,即使書本已出版7年,還依稀記得巴西莓奶昔沙沙的口感。(怎麼變美食魂的心得感想😆)
之後陸續看了其他作品,也會追蹤新書出版,當初在看到書名時,內心就在想,追求快速有效率並完成很多項目,一直一來都被認為是”做得好”的準則,如果只做三件事,要怎麼完成那麼多事呢? 尤其是身為家長的我們,一天怎麼可能只做三件事呢?
這本書對我特別有啟發,發現原來這三件事不是我以為的那種(不然是哪種),許多部份都有一種被點醒的感覺,由於太多地方了,我就挑1個最衝擊,1個最喜歡的部份來分享。
海獅有用說,重新思考教養的態度
南美海獅對人類感到恐懼,是因為以前人類認為牠們具有實用價值,並利用牠們的身體部分做各種用途。
這種對牠們的傷害使得牠們對人類產生極度恐懼的心情,儘管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威脅存在,但這種恐懼的基因遺傳,使得這種緊張感持續至今。
另一種科隆海獅,卻可以躺在公園躺椅睡覺,或是在潛水員旁邊玩泡泡,跟人類的關係相當和諧。
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,是因為科隆海獅跟人類彼此沒有利害關係,也都有在環境中生存下來的能力。
書裡面將有用、無用、有能、無能,來討論家長對小孩的態度,停下來思考,我到底對於小孩的態度是哪種?
雖然沒有想要孩子對我有用,但的確期許他對這個社會有用,以致於用社會對於人的要求或是框架來要求他,的確他也會覺得我很嚴格、很兇,特別他又能言善辯,常常有時候就變吵架了。不過,能言善辯難道不是一個可以生存下來的能力嗎?
慢慢沖泡出香醇的人生
我不會自己在家弄咖啡來喝,跟咖啡最近的距離,大概是之前在咖啡之都墨爾本打工渡假的時候。書本結尾的咖啡教養課,讓我對咖啡有了更深的認識(但這不是重點啦)
人生就像在沖泡一杯咖啡,有香氣的咖啡、醇厚的咖啡或是商業用標準式咖啡,怎麼樣泡這杯咖啡取決於咖啡的萃取速度、咖啡粉的粗細以及水的溫度。
先看一下自己是新鮮的豆子還是放很久的豆子,我應該算放一陣子的那種(?),不過我確定孩子們是新鮮的咖啡豆,因此我決定將他們的人生咖啡交到他們手上之前,慢慢的加水、慢慢的調整水溫、慢慢的泡這杯咖啡。
寫到這裡讓我想到,對食物有講究的人,是不是相對可以好好的與自己在一起、與同伴在一起,並且好好呼吸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