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陪著孩子一起學教學現場 當說故事家長也能充電?國小故事志工心得分享

當說故事家長也能充電?國小故事志工心得分享

storyteller

by Geli

現在的幼稚園或國小的家長一定會面對一個問題,老師一定會詢問家長有沒有意願到學校說故事給小朋友聽,「蛤!不行啦,我不會用演的在那講故事,會很不有趣」、「工作很忙,處理老闆(的事)處理不完」、「在家都沒耐心講故事了還去學校講」…,這些都是我以前的心聲。不過自從去做了學校故事志工後,這個想法就徹底改觀,反而覺得每次進班都是一個充電的機會喔,有興趣了解的家長可以繼續往下看嘍~~

重新學習說故事 打造更多美好共讀時光

為了鼓勵你加入行列,會有事先準備好的教案參考(每個學校不同),雖然會有參考的教案,但也可以看狀況稍微彈性調整,因此為了協助新加入的夥伴更快上手,跟著念也可以的。

所以我第一次其實就想照念就好,備課會議也都沒認真聽,總覺得前輩好勵害阿,我不行啦就照念吧,以這樣的心情在準備…

但後來發現繪本有點有趣,其中也有作者隱喻的巧思,開啟了我研究繪本的興趣,於是去看了網路上很多參考的資料,包含其他人怎麼說這個故事的,原文作者介紹,在圖畫故事中想傳答什麼,讓我重新學習如何欣賞、述說一本繪本。甚至針對該繪本理念,有出版社也設計主題性的活動,讓孩子有更深刻更完整的學習。

回頭來看以前怎麼念故事的,就是拿起書來以機器人的方式,平平淡淡的一字一句念小孩聽,難怪在他會一下就跑掉,因為太無趣了…!

家長念起來沒成就感,小孩覺得不有趣,共讀總是斷斷續續的,如果早一點學習如何說繪本,那一定可以創造出更多美好的親子共讀時光,而且我認為家長有策略性的介紹該本繪本,會讓小孩對裡面的事物更有興趣,會注意裡面的細節,也有更多的思考跟理解,而不只是快速把文字看完~~

家長怎麼去讀一本繪本,小孩也會跟著你怎麼讀那本書如果你快速念完一本書,小孩也會習慣快速念完一本書,如果你仔細的觀察每個細節,或是先在哪邊停下來想一想,小孩自然而然也會養成一樣的習慣。

再來我每次要進班前,都會先念過一次給自己的小孩聽,雖然因規定不能進自己小孩的班(怕有不公平的疑慮),但因為每次的練習,他也能有參與感,知道你在其他班級是如何帶班的,有共同的話題,有時候透過一些問題,也可以了解小孩的想法,這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一種方式。

這篇算是一個學期結束的期末心得,之前有寫了幾篇進班的繪本以及心得分享整理如下,有興趣可以前往

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,國小現場分享心得

品格教育:欣賞 |《原來,我這樣也很好》繪本與優點小卡活動

國小故事志工,破冰活動:口是心非+我也想說實話阿! 繪本故事

不同的體驗 幫自己充充電

起初想加入的心情,其中一個也是想多了解學校的事務以及運作的狀況,的確在有時備課時的會議或是活動中,透過跟其他家長的交流,能更快了解學校運作的一些事,還有各班老師帶班的風格喔! 或是對於學校活動有什麼疑問的,在聊天中也是很快就可以得到解答。

大家都知道自從成為家長後,生活圈逐漸縮小,凡事以孩子的事務為中心,雖然現代家長的自由意識比較強烈,但生活的重心還是漸漸以家庭為主,除了工作、家庭外,就很少有機會認識其他人了。

再加上我們身處在被演算法”操控”的時代,看的東西都已經是演算法根據你的喜好投放給你的內容(以後應該來一篇如何不被操控,幫助孩子保持自主),大家活在同溫層裡面,感覺也很少有機會出來看看(聽聽)。多認識其他家長的好處也是如此,雖然大家是因為小孩而認識,但說真的,我好久沒有聽到這麼多不同的意見和想法了阿,特別是對於已脫離一般正職工作一陣子的家長我來說,真的感覺能有不同的交流體驗,是一種很棒充電的方式!

總結一下,雖然現代家長忙碌,我還是建議時間允許的話,可以試試看去班級說故事,不但幫助學校/老師,還能了解現在的小孩在想什麼,又可以增進親子關係,何樂而不為呢?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